国产胶印机:精准制造还需提升品牌价值

提到国产胶印机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你会想到北人、上海电气、大族冠华等国产设备制造商,也许你会想到北人08机等经典国产机型,也许你会想到印刷车间中那些老旧的设备。虽然国产胶印机同样是我国印刷行业的中流砥柱,但却很少有媒体集中地梳理过国产胶印机的发展状况,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前国产胶印机的发展现状。

  进出口数据:

  国产设备已满足部分市场需

  根据《2012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刊登的海关统计数字,2011年全国共进口各种印刷设备及辅助设备2.32万台,总金额合计20.54亿美元;进口辅助机器及零件55.38万千克,总金额0.86亿美元。2011年全国共出口各种印刷设备及辅助设备319.96万台,总金额9.97亿美元;出口辅助机器及零件790.25万千克,总金额0.57亿美元。从数量与金额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口的大设备居多,而出口的小设备居多。

  再进一步细看进口数据,2011年我国共进口胶印机1372台,比2010年的1451台下降了5.44%。在进口的各类胶印机中,进口数量以单张纸胶印机为主,其中四色及以上单张纸胶印机居大多数。这说明,单色和双色单张纸胶印机由于国产设备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要求,基本无需进口;相比之下,由于国内四色及以上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所以国内一直以来对这类高端印刷设备的进口需求量都比较大。尽管如此,也必须看到,在高端胶印机的制造商中,国产品牌迎头赶上,2011年四色单张纸胶印机进口率下降了9.29%,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产胶印机占领了一部分高端市场。

  产品结构:

  向多色及中大幅面发展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国产胶印机的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在2004年前后,“小胶印”还是国内胶印设备生产中的关键词,很多“小胶印”设备厂商将这一市场做到了海内外,尤以辽宁、山东等地的厂商居多。时至今日,随着国外销路收窄,“小胶印”设备已经不再是国内胶印市场的热门产品。曾经风靡一时的“小胶印”设备生产厂商,有些已经退出市场,有些则转向中档幅面胶印设备生产的行列,如大族冠华、威海印机、潍坊华光等当年“小胶印”设备的主要生产厂商,均已在中等幅面甚至大幅面胶印机市场站稳脚跟。而国内市场南北两家重要的胶印设备生产商北人和上海电气印包集团则不断扩展自己的产品线,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已向国际先进行列靠拢。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江苏昌升、河南新机等设备制造商,还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了大幅面甚至超大幅面单张纸胶印设备,更拓宽了国产胶印设备的产品线。

  正如业内专家韩晓良在其一篇文章中所说:“从产品结构分析,小规格多色胶印机经过旺盛的销售期后开始进入平稳销售阶段,中等规格的多色胶印机销售较好,大幅面和超大幅面的多色胶印机市场开始形成,但销售量仍然有限。虽然国内高端印刷市场仍被国外品牌控制,但一批国内胶印机企业实现了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当前印刷行业的单双色胶印机基本由国内厂商供应,当然,这类设备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减少。而由于业务需求的变化,印刷企业对四色及以上胶印设备需求增多。因此,众多国产设备厂商也将产品研发重点集中于四色及以上设备,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占领了一部分国内市场。

  技术水平:

  向高速、高质、高自动化方向发展

  无论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还是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国内各大胶印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向国际主流胶印设备靠拢。可以看到,经过努力,当前国产印刷设备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自动化等方面,均实现了飞跃。如果提到国产胶印机,你想到的还是那些漏油的设备,你确实已经Out了。现在,速度在1万张/小时以上的设备比比皆是,时速可达到7.5万张的中型印报机已经可以由国内企业自主生产,直接驱动技术、油墨预置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上版技术等先进技术已经悉数应用于国产胶印设备之中。总的来说,现在的国产胶印机机器性能较以前得到了稳步的提高,机器结构设计更加接近国际水平,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逐步提高。在内在完善的同时,国产设备的外观也不再是以前傻大笨重的代表,人体工程学设计、更加漂亮的外观也给国产设备增色不少。

  此外,设计水平的提升需要制造水平与装配水平共同提升的保证。这一问题也得到了众多厂家的重视,这也是近年来国产胶印机能够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

  发展差距:

  研发需继续加强

  谈及国产胶印机存在的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设备稳定性不高、小毛病频出、机器漏油、车速达不到额定标准等,确实这些都是国产胶印机存在的典型问题。从这些小问题上,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国内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要提高水平,首先要从小处抓起,小问题也决不能忽略。

  此外,对于中国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也总是为人诟病,研发投入过少更是直接影响了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据笔者了解,在以前,国内设备制造商研发投入只有4%,而国际大厂商均在10%以上,研发投入的巨大差别甚至使得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间技术水平形成巨大差异。近两年虽然企业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有所提升,但要加快追赶的速度,还要继续“高度重视,加大投入”。而值得一提的是,大型胶印设备领域依然缺乏国产设备身影,期待国产胶印设备进入并参与竞争。

  品牌价值:

  提升之路任重道远

    不管怎样,国产胶印机总是被笼罩在如海德堡、曼罗兰、高宝等进口设备的光环之下,这便是品牌的魔力。虽然国内各大胶印设备生产商都铆足了劲儿地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在生产制造之外,品牌价值提升却有些乏力。虽然前有上海电气收购高斯与秋山,后有大族冠华收购日本筱原,让人不得不对国产设备制造商刮目相看。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国产品牌价值仍与进口品牌差距颇大。

  品牌价值包括知名度和美誉度两个方面,客户在听到品牌名称时会想到什么?对品牌有哪些印象、哪些想象?客户会拿什么品牌的设备作为其吸引客户的资本?一直以来,国产胶印机给行业留下的是“技术落后”的刻板印象,在同样的大背景下,所有国产胶印机品牌应齐心协力提升品牌形象,当然,形象提升的前提肯定还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如果国内企业能够生产出国际一流水平的设备,也是印刷企业的一大幸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