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边畅想合肥美好未来

海世博会是个大舞台,在这片大舞台上,科技、环保、美食、文物、文艺表演……个个让你目不暇接。记者昨天体验世博选“相对冷门”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区,而仔细研究这一个个城市案例,或许对合肥城市的未来也有很多启发。
    马德里廉租房 新型“竹屋”空调“下班”
    今年,合肥将新建廉租房项目5个,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也意味着会有更多困难家庭享受廉租房惠政。廉租房应该是什么样的?远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公共廉租屋实践案例被搬到了上海世博会上。
    马德里公共廉租屋其实是浦西园区一个比较招人“眼球”的展区,因为其外观是个高达4层的竹屋,旁边是一个直径达12米的“空气树”,记者有幸得到马德里馆设计师munu的亲自讲解。
    据介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西班牙马德里市政府进行了欧洲规模最大的社会住宅建设。在西班牙马德里公共廉租屋的案例展区里,你可以发现“竹屋”里有商务中心、屋顶花园等7个展区,并展示了数十个独立的小房间,各种户型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家在一个竹屋里生活,可以节约公共资源;西班牙很热,而竹子可以吸热,在这个廉租屋里,你不再需要空调。”munu介绍说。
    “空气树”的设计也是如此人性化,它的顶部安装太阳能板,可以实现能源自给,十边形的外立面装有显示屏,会播放马德里和上海民众生活片断的视频。据说因为马德里天气炎热,“空气树”是专为廉租房家庭室外休息的场所,在昨天这样一个炎热的天气里,坐在室外“空气树”里看视频,这让记者有了别样的享受。
    建筑真节能 “零碳馆”不再交水电费
    按照合肥的建筑节能规划,合肥将开展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规划设计竞赛和示范工程评比活动,分步骤进行节能改造。建筑节能究竟能节能到什么份上?英国“贝丁零碳小区”的“零碳”案例就被搬到了上海世博会上。
    据了解,英国的“贝丁零碳小区”的设计理念是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满足居民生活所需,在这个零碳小区里,不交水电费完全有可能实现。
    走进这个外形不太起眼的两层小楼,你会发现太阳、雨水都可以实现自给。其建筑南面装有太阳能板,可用于充电和电力入网,提供房屋的电能需求;其建筑顶部还有20多个“风帽”,能将新鲜空气不断输入建筑内部;在这个馆里,连垃圾桶都被装上了可以吸收太阳光能的装置,实现夜间照明。此外,记者发现这个案例馆里还引入了生物质能技术,剩饭剩菜都能用于发电供热,降解完成后余渣还能用作生物肥料,餐厅里是用每天多余的有机饼干制成的可使用餐盘,减少了洗涤带来的污染。而在这个两层楼的零二氧化碳排放馆里还能找到很多咱家乡元素,比如它的油漆是安徽飞箭集团提供的,它的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合肥阳光电源提供的。
    人住在风景里 宁波滕头村的生态居住
    对合肥来说,“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环城公园设计曾为合肥拿下首批国家园林城市桂冠立下汗马功劳,而随着合肥城市的扩大,如何能实现更多的人生活在风景中?上海世博会上的宁波滕头村案例值得一看。
    乍看滕头馆外墙,给人一种江南大户人家的感觉,但屋顶上却种着树。“很美、很幽静。”几位拍照的上海市民连连感慨这样的意境在上海很难体会到。走进馆里,一路设置了24节气的“天籁之音”,闲庭信步,蛙声一片、吠声阵阵,还有蟋蟀欢畅的小曲,这些声音代表不同的节气。
    这个馆的建设也充满着低碳与环保元素,其外墙是用50多万块废弃的瓦残片堆砌的,入口区的墙面上还有垂直绿化,能对墙体内的室温进行有效调节,因而即使在昨天炎热的上海,这个馆里也是不需要开空调的。
    “复活”自行车 或者大家一起来拼车
    在合肥的大建设中,城市路网结构越来越优化,现在,合肥的规划部门已经开始着手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为慢车、行人留下“慢生活”的空间,并有意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如此思路其实与上海世博会上的很多展馆所体现出来的城市发展理念是极其吻合的,而且世博会上还有一些其他的交通变通思路值得合肥借鉴。
    在丹麦欧登塞展馆,所有的展示都围绕着自行车来进行,馆内被隔成多个小间,每一间展示不同主题的自行车文化,昨天当记者一走进这个展馆,工作人员立刻向记者递上了介绍欧登塞的卡片,“你会骑自行车吗?和我们一起让自行车‘复活’吧。”走进展区,记者发现这个实践区里有一条自行车道。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本世纪初,欧登塞开展了50个以自行车为主题的实验项目,在欧登塞,市区红绿灯变化的频率依据自行车车速而定,能让骑车人一路绿灯;部分地区如学校、政府限制汽车进入。欧登塞25%的人选择自行车为首要交通工具,80%的学生步行或骑车上学,未来10年,欧登塞还将把骑车出行的比例提高到38%。
    在德国不来梅展馆,记者发现这里展示的主题之一是可以实现大家共享汽车。原来,在不来梅,只要市民注册后在账户存入一笔钱就能领到智能卡,需要用车时先预约,再去取车点取车。“这个项目适合不用每天都开车出行的人,而且还能自由选择用什么样的车,将来还可逐步替换使用私家车。”讲解员介绍说。
    新闻链接
    低碳展馆地图
    在上海世博园里,无论是展厅外还是展厅内,“低碳”都是永恒的主题,这里也有一份“低碳”主题看点的“地图”,不如找出你所感兴趣的,“按图索骥”吧。
    日本馆“会呼吸的生命体”:日本馆“像生命体一样呼吸”,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馆外部覆盖一层能用太阳能发电的超轻“膜结构”,白天能透过阳光,夜晚能发光。
    沙特馆“无门无窗有阳光”: 馆里的中庭用玻璃局部封顶,上下贯穿整个展馆,能引入阳光,还能让风从馆底进入中庭,自然吹向各个角落。
    新加坡馆“开缝降温”:新加坡馆外墙上开有几道裂缝,能促进内部空气流动,起到降温的作用。
    瑞士馆“大豆纤维幕墙”:覆盖着用天然大豆纤维制成的帷幕,能在拆除后的两星期内自然降解,没有污染。帷幕上的太阳能电池将作为纪念品发售。
    美国馆“屋顶城市农场”:外墙设有“飞流而下”的瀑布墙,顶部有太阳能板、集水系统、屋顶城市农场,堪称未来可持续建筑的“样板房”。其中,屋顶城市农场所用的肥料来自生活垃圾。
    智利馆“U形玻璃”:掺入65%~70%的废旧碎玻璃制成,横截面呈“U”形,保温、隔声性能优良,强度高,白天馆中无须开灯即可进行参观,而从馆外却无法透过玻璃幕墙看到馆内。
    国家电网馆“向日葵”:馆内有一个叫做“向日葵”的12镜太阳光采光导入系统,将日光引入室内;馆内利用上海的夏季风向,形成一条“捕捉夏风”的S形节能清凉走廊,带来徐徐清风。
    韩国企业联合馆“环保袋外墙”:外立面由合成树脂膜材做成,世博结束后将制成环保袋,分发给上海市民。
    万科馆“麦秸盖楼”:麦秸秆压制而成的麦秸板是万科馆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展馆还通过热压和风压形成自然通风,减少空调使用。
    上海案例馆“零能耗住宅”:在这个用“垃圾”造成的房子里,有着会“呼吸”调温的墙面,自动调节屋内光线的窗户,用雨水冲刷的马桶……
    汉堡案例馆“被动屋”:来自德国汉堡的生态住宅,通过空气置换、太阳能发电等技术,不要外来能源,就能保持屋内25℃恒温。
    阿尔萨斯案例馆“太阳能酿啤酒”:来自法国阿尔萨斯,“水幕太阳能墙”在冬天能引进阳光,夏天玻璃墙里形成水幕,遮挡阳光给屋内降温。屋内还有一个微型啤酒厂,用太阳能酿造啤酒。
    马尔默案例馆“零排放社区”:将展示瑞典小城“零排放”社区,垃圾100%回收,电力全用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