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化:东莞制造业的又一片蓝海

昨日(26日),《南方日报・东莞观察》刊发了对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的专访文章。刘志庚书记说:“文化产业发展要依托制造业的优势,实现文化产业和服务向制造业的渗透。”此种思路为文化产业发展嫁接基础性制造力量从而实现文化工业化提供了路径选择,而制造业也将从中发育出自己的蓝海地带。文化业与制造业的联姻无疑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了要素资源的金矿。

  文化工业化和制造业增加创意文化含量是一个问题的一体两面,是文化和工业双向互动、双向突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对文化产业还是对制造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从人类商业文明的历史层面考量,不难发现,文化工业化是任何产业大突破的必由之路。在今天,东莞要发展文化产业,最大的瓶颈依旧在于解决文化产业的工业生产的问题。文化产业只有工业化了,其规模才能无限放大,成本才能降下来,营收才能调上去。

  发展文化产业不可能简单地依靠搞几个标志性建筑和几个文化产品,规划几个文化广场来完成,要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工业化的改造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资料显示,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到整个GDP的25%,日本也占到了20%。要达到这样的规模,没有文化创意作品的大规模工业化,即产品化生产是无法实现的。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工业化的每一次进程从来都没有离开制造业的参与。像迪士尼一种文化产品就会横跨服装制造、印刷业、休闲业和建筑设计等行业,跨产业运营几乎是文化工业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东莞一批民营企业布局动漫衍生产品制造也是一种跨界经营的一个典型的范例。

  文化产业的工业化进程对于制造业跨文化经营是一个机会。作为传统制造业,如果能以投资为纽带,将产业链条延伸到文化产业,形成跨文化及制造业的产业格局,既获得文化产业的超额利润,又获得制造业的合理收入,这对于制造业而言,“两条腿”走路会极大地提升投资的安全边际。

  文化产业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社会投资的参与。资本是工业化的血液,也是经济发展的航向标。资本集中到哪个产业,哪个产业的市场化机会就会急剧地放大。在国家力主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追逐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红利是一个理智的抉择,这是一直以来徘徊在制造业的东莞民资的一次旷世大机遇。

  在文化工业化起步之初,东莞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如进行制度政策优化,逐步取消文化产业特许经营行政收费以降低制造业准入门槛;如创新金融及投资安排,帮助一批文化产品快速实施市场化运作;如改善社会资本的发育环境,为文化工业化提供市场要素互换的配置平台……

  文化工业化虽然能引领东莞制造业步入蓝海地带,但在当下,他还十分稚嫩,他既当不了制造业的救世主,甚至保持自身的生存都还要大喘粗气。但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可以证明,文化工业化是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树,制造业完全可以从他的荫凉中获得自己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