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演绎县域“聚集裂变”发展的好戏

 初秋的新建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景象,长堎工业园机声轰鸣,企业生产间运转正忙,各集镇街道车来人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向纵深推进,新建县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工业向园区靠拢、企业向产业集聚、城镇向现代看齐,县域“聚集裂变”演绎一幕幕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精彩好戏。


    构筑集聚平台  支撑工业增长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的“试验区”、县域发展的“增长极”。新建县始终将工业园区作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不断做强壮大平台,使之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方面紧紧围绕产业规划,注重项目支撑、骨干带动,使优势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发展;一方面注重合理定位,完善功能配套,使工业园区成为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经济主战场。经过不懈努力,长堎工业园区已建成日供水20万吨的水厂、自来水加压站、22万伏变电站以及日处理1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各1座。同时,园区抓住邻近南昌大学、航空大学、南昌科大等20余所高等院校的地域优势,每年可为园区企业提供近5万名高素质技工人才,而且周边常住人口20万,劳动力要素优势十分明显,形成企业良好发展平台。


    今年上半年,长堎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74.07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07亿元,增长26.5%;实现工业增加值18.52亿元,增长28.2%。园区实际利用内资8.05亿元,新签约项目15个,合同资金50亿元,占县计划60.5%;实际利用外资4585万美元,占县计划76.42%,在新引进项目上,超10亿元项目1个,超1亿元项目4个,5000万以上项目6个。


    助推企业做强  形成产业集群


    当前,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一个重要特征,产业转移层次逐步提高,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发展日益紧密结合。为此,新建县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思路,加大政策引导,重点培育三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百亿元产业”。


    该县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和政策推动等途径,在不断更新观念、优化服务,切实推行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和重点企业县领导挂点服务等制度,营造快捷优越的投资环境基础上,加速企业拉长产业链,重点打造出版印刷包装、食品医药保健、机电汽配等三大产业集群,使园区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如今,长堎工业园区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众多企业纷纷“抢滩”,其中印刷包装市场份额占到全省30%以上;食品医药产业以汪氏蜜蜂园为代表,形成了60多家相关企业的产业群;机电汽配产业以华伍重工为龙头,吸引2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


    “政府在企业落户服务上实行一对一,问题都能迅速有效解决,而且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程度高,对于企业今后的投产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厂房正在火热建设中的南京雨润集团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规划理念  打造现代城镇


    城镇化深入推进是县域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要求。一直以来,新建县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现实需要和长远目标,跳出旧有思维,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加快县城控制性规划编制步伐,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该县全面完成县城与红谷滩、湾里区、经开区、红角洲等的路网、管线对接规划,并加速完善“对内连通,对外贯通”的道路体系规划,还结合旧城改造、低洼地危旧房改造,大力提升档次,努力缩小差距,与南昌新城区实现无缝对接。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5亿元。


    在精品建设城市的基础上,该县还积极打造现代集镇,依托南昌温泉城、宝葫芦农庄、南昌西客站、华夏艺术谷等项目,将生米、流湖打造成休闲度假型旅游小城镇;依托新昌电厂、昌北机场、海螺水泥等项目,将樵舍打造成工业型小城镇;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打造乐化贸易型城镇、石岗工业型城镇以及西山、溪霞、象山旅游型城镇;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铁河、联圩、昌邑、南矶环湖生态型城镇……今年,县财政专项安排300万元,对小城镇建设实行考核奖励,确保集镇打造顺利推进。